熱傳遞原理:高低溫箱通過加熱或制冷系統,利用熱傳導、熱對流和熱輻射等方式,改變箱內的溫度環境,使傳感器處于設定的高低溫條件下。在加熱過程中,加熱元件産生熱量,通過箱內空氣的熱對流傳遞給傳感器,同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熱輻射;在制冷過程中,制冷系統通過制冷劑的循環,吸收箱內的熱量,降低溫度,同樣借助空氣的熱對流使傳感器周圍環境溫度降低。傳感器在這種溫度變化的環境中,其材料特性、內部結構等會發生相應變化,從而影響其性能表現。
熱應力與應變原理:當傳感器從常溫進入高溫或低溫環境時,由于其不同部件的材料熱膨脹系數不同,會在傳感器內部産生熱應力和應變。例如,在高溫環境下,傳感器的外殼和內部元件都會膨脹,但膨脹程度可能不一致,從而導致內部應力的産生;在低溫環境下,材料收縮也會引發類似的問題。這些熱應力和應變可能會使傳感器的敏感元件發生變形、位移或損壞,進而影響傳感器的測量精度、靈敏度和穩定性。通過高低溫箱的環境試驗,可以觀察和評估傳感器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承受熱應力和應變的能力。
物理化學變化原理:高低溫環境會引起傳感器材料的物理化學變化。在高溫條件下,一些材料可能會發生氧化、老化、軟化等現象,導致材料性能下降;在低溫環境中,材料可能會變脆、變硬,影響其機械性能和電氣性能。例如,某些塑料外殼的傳感器在高溫下可能會出現變形、開裂,影響其密封性和防護性能;而一些金屬材料制成的傳感器在低溫下可能會出現冷脆現象,降低其強度和韌性。這些物理化學變化會直接影響傳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,通過高低溫箱的試驗,可以提前發現和評估這些問題。